尚观培训网:吃瓜视频黑料-黑料吃瓜网站-世界读书日|阅读在上海
入夜时分,你从徐家汇书院中走出来,望着不远处的教堂怔忡片刻。灯光从路灯中潽出,如书院中满墙诗集用一粒粒词语喂饱你的耳膜。这个时刻,你不知是自己在阅读这座城市,还是这座城市在阅读你。你想说:“阅读与上海”,这两粒词语确确实实地构成了一对韵脚,但你不妨说“阅读在上海”,不仅仅让上海成为你阅读的地标,让你,一位市民微末、琐碎的阅读,成为上海的地标。
从那些数据中,我们可以看到,正是每一位普通市民的日常阅读,汇成了满溢于上海巷弄间的缕缕书香。4月20日,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发布的《2024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》显示,2024年,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已达97.15%,每位上海市民平均阅读量为10.03本。75.3%的市民积极参与二手图书交易。这些书,在由沥青铺就的道路上被传递着,阅读它们,仿佛一并阅读另一个人的生命,他的指纹、呼吸以及与这本书共度的欢乐时光,还如一个诺言般残留在书页间。于是,书便在人与人之间,辟出一条由词语和思想铺成的幽径。
在这个匆忙的大都市,人们总是偏好在夜间阅读。52.64%的市民在晚8:00至晚10:00间读书,36.96%的市民选择在晚6:00至晚8:00间阅读,而晚10:00之后,亦有25.14%的市民在秉烛阅读,其中,青年群体相较其他群体,更习惯用一本书来对抗漫漫长夜。数据显示,29.79%的上海青年,会在晚10:00之后读书。
但阅读之于个体的意义,在于其可以将个体与群体连接起来。即使是在孤独的斗室中阅读,词语中的思想也会如一块在炙烤中裂开的卵石那样铮铮有声,那遥远的思想的共振,会给你一个坚实的地基。除了书本身带来的慰藉以外,上海的公共阅读空间建设,也使你的阅读生活更加便捷、轻松。
这里总有适合你年龄段的阅读方式。老人们可以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、社区食堂、城市书房、社会福利院、老年大学、银行、军休中心等场所,找到专为他们设计的“乐龄书单”;孩子们可以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、上海图书公司、金山区图书馆将举办“童阅上海·行阅自然”晒书活动、“旧书新知·书香上海”市集、2025上海市民“晒书节”等活动中,寻觅到属于他们的阅读拼图,即使未到识字年龄,也可以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和“魔法童书会”联合发起的“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”活动中,用阅听的方式,感受这座城市。专业读者有为他们而开的讲座,业余读者有为他们而列的书单。
一座拥有读者的城市,是幸运的;一座尊重读者的城市,是难能可贵的。在地铁疾速地吞吐你的日常之时,阅读的存在,给了你慢下来的理由。于是,每次入夜时分,你便驶入这由词语所砌成的深水港,安静地停靠,直到星星在头顶升起,遣散了整个城市的喧嚣。